经济体制改革教案反思(经济体制改革教案反思总结)

供销社》系列原创,已编《合集》。头条号:喻世言,不是“明”。

供销社的“体制改革”进行了差不多有20年。从1986年左右开始,全国各地稍有先后,落落续续一直到2005年左右基本结束。

一、为什么要改制呢?

二、大势所趋

三、阻力重重

四、事件倒逼

五、体制转型

一、为什么要改制呢?

在改革开发之前,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

实践证明,在建国前三十年的历史背景下,计划经济的优势完全符合我国的国情和所面对的极其复杂的国际环境。计划经济使我国建立了门类齐全的工业框架体系;计划经济使我国建成了能够抗击列强的国防实力;计划经济使哪个年代无论城乡人人有饭吃、有衣穿、有学上、有房住、能看病……

计划经济时期,全国所有的经济生产活动都是按照“国家计划经济委员会”的计划来进行。国务院组成机构中有工业门类齐全的部门,机械部、冶金部、煤炭部、石油部、化工部,轻工部、纺织部等分别管理着行业所属的全国工业系统。

每个工厂生产什么?生产多少?都由上级分配的生产计划来安排,自己只管开机器生产就好了。计划做不到那么精确,有时候生产多了可能会积压,造成浪费;生产少了就可能断供,造成社会物资紧张。

经济体制改革教案反思(经济体制改革教案反思总结)

供销社、商业、粮食、物资等商业系统,按照从上到下逐级分配的商品计划进行“统购统销”,把基层的粮食、农副产品、废旧物品、工业原材料等分别按照统一定价进行收购,再把所有生活用品、农业和工业生产资料按计划定量供应销售,总的来说,那时候社会物资是比较紧张、匮乏的。粮票、油票、布票、煤基票、化肥票、家电票等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为了国家的战略大局,我们的前辈的生活是辛苦了一些。

供销社是计划经济时基层社会商品流通的主渠道,1978年供销合作社商品零售额占全社会的35.5%;占农村的68.2%。商品零售总额,不仅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吃的、穿的、用的,还包括工业品。换句话说,几乎是乡镇的全部、县城的一半、大中城市的一部分。

经济体制改革教案反思(经济体制改革教案反思总结)

二、大势所趋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随着国际环境的变化,拨乱反正后的中国百废待兴,我国迫切需要快速发展国民经济,缩短并赶上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改革开放,搞活经济成了重中之重。

从1978年安徽小岗村农民的“大包干”开始,国家的改革开放政策逐步在各行各业展开,市场经济模式开始全面推广。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供销社,管理制度和奖惩机制都不太完善。职工干多干少、干好干坏基本一个样,不会影响每个月发的固定工资,也不允许轻易辞退或开除职工。个人的工作热情没有被充分调动起来。

经济体制改革教案反思(经济体制改革教案反思总结)

不但是供销社,原来的商业、物资、粮食、邮政、工业等系统全国都开始进行体制改革,政府还专门成立了“体制改革管理办公室”,来协调关系、处理问题、解决矛盾。

1982年,烟草经营从供销社分离独立;随后,生活用品、废旧物资经营放开;1999年农业生产资料经营放开;2001年棉花经营权放开……随着这些专营权的逐步取消,供销社的经营活动全部暴露在市场竞争面前。

经营权的放开,市场经济的活力很快就体现出来了,“穷苦了、穷怕了”的全国人民工作热情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个体户不辞辛苦、任劳任怨地拼搏,发展非常快,供销社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待续)

供销社 还是我来说明白吧 之二《领域》供销社 还是我来说明白吧 之三《体制改革2》

备注:笔者是学农出身,在县、乡基层供销社工作过5年。近期,我又跟中国供销集团直属涉农企业有过几年的工作交集,在全国调查过80多个市、县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洽谈过30多个市、县涉农项目,并考察了当地农副产品生产、流通、销售等相关情况,其中有10多个当地供销社参与一同考察。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18607053@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iantianhr.com/3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