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的课件(《木兰诗》的课件一等奖)

问题:打开课堂的一扇窗

——例谈问题式学习的误区与对策

李明哲

(刊于《读写月报·语文教育版》2020年第5期,收入拙著《守正创新教语文》)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始终坚信,学生在课堂上生成的智慧甚至是大于教师的。一个班级有那么多的学生,每一位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都各不相同。综合起来,作为集体的学生的智慧是作为个体的教师所想象不到的。因此,无限地、完全地相信学生的潜能,对课堂教学而言至关重要。

教师提问与学生提问是殊途殊归的,前者旨在“学会”,后者目的在于“会学”。很多教师都有这样的教学体验:问题是学生自主提出的,他们确实想知道的,也是没有现成答案的,甚至教师也不知道答案的,而这种问题才最能激发学生真正的思考。因此,我认为,建构基于学生问题的课型①——这里简称为“问题式学习”,大可倡导。

一、教者要有问题识别意识

教师自身的问题识别意识,是学生提出真问题的前提之一。

例1:某教师教学《昆明的雨》,有学生问:“‘酒店有几只鸡,都把脑袋反插在翅膀下’,这是为什么?”这显然是一个生物学问题,而不是语文学科的问题。那么,教师可鼓励该生课下自主解决,不必在课上展开。语文课上不必要也不可能解决所有学生的所有问题,特别是非语文范畴的问题。但我认为,可以进一步把它转化为语文问题,即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而就如何看待这个问题,我又征求了网友的意见,兹转几则网友评价:

李杰:悠闲自在呗。没觉得问得好。写实。

于保东:信手拈来,自由自在中的自由自在。用语风轻云淡,诗意非比寻常。

汲安庆:私以为上述问题问得很不专业。如果问汪曾祺的乡愁,为什么写到陈圆圆石像,写到休憩的母鸡,写到木香花,这样就会很有深度,很语文。写母鸡,和古人诗歌当中出现的鸡栖于埘、倦鸟归林意象传递的情感是一样的。

例2:某群一教师发言:“为什么散文里也是闰土,小说里也是闰土?”甲老师跟帖云:“好问题!把我也问住了。”乙老师跟帖云:“查不到这个解释,困惑我也好多年了。”这是虽看似有道理,实则不堪一问的假问题。我亦发言:“假如说,某人某事,我亲历……我在某篇小说中提到过它,某篇散文中也提到过——这有问题么?”

例3:某教师教学《回忆我的母亲》,导入是这样的——

师:昨天同学们预习的时候,有位同学提出了一个十分有趣的问题:“古代官署为什么被称之为‘衙门’?”这个问题我也是不太明白,现在展示出来,看看有没有同学替我们解答一下。

(没人回答)。

师:应该感谢现在发达的网络,让我们的疑惑得到解决。

(屏显,此略。)

师:感谢刘××(实名此隐)同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古代文化的机会。今天我们学习的文章题目是《回忆我的母亲》……

显然,在当今咨询如此发达的时代里,百度一下就有明确答案的,不能称其为真正的问题。而这位老师采用的这个问题,属于文化常识;换言之,这是没有张力的死的问题。

例4:2019年1月3日,张黄镇中学承办了济宁市“城乡联谊,同课异构”鱼台站活动。该校屈云川老师选择执教《背影》。我遂推荐了几篇名家课例。听了其试讲之后,我的建议是:设置问题时需注意,问题要从学生中来,再回到学生中去。于是收到这些学生纸条——

作者要走时,父亲为什么还要亲自送?

文中父子的爱是双向的吗?表现在哪里?

作者为什么开头说“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

作者的祖母怎么死了?

父亲的差使为什么没了?

朱自清在文中流了四次眼泪,是不是太矫情了?

“我身体平安”,为什么又“大去之期不远矣”?

作者为什么结尾说,“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朱自清最后和他爸爸相见了吗?

朱自清在《背影》一文中却描写父亲翻过栅栏、爬月台等危险举动,是否合理?

屈老师第二次上的效果,我个人是满意的,但美中不足的是,要合理利用学生提出的问题并对其进行科学排序(上述问题次序是我排序整理后的。依据文本能够解决的问题放在了前面,结合背景才能解决的问题放在了后面,外在于文本的问题放在了最后。对第二类问题也做了内部逻辑排序)。而后再来思考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比如,最后一个问题是不宜放在前面处理的,并且,我们还应把它转化为更具语文性的问题——讨论父亲的形象,往深层说,这恰好是一个美学的问题。或者,教师可以先一次性全部出示学生纸条上的问题,然后让学生来分分类、排排序,这之中涉及到分类标准、排序原则等方面的问题,对学生而言也是一种能力的训练。

(详见《记一次研课活动》http://blog.sina.com.cn/s/blog_5cd4dc8d0102zeqv.html)

王荣生教授关于一堂好课的最低和较低标准是这样规范的:

最低标准:教师知道自己在教什么。1.教师对所教内容有自觉的意识;2.所教的是“语文”的内容;3.教学内容相对集中。较低标准:教学内容正确。……

以此标准来衡量,在上述例子中,虽然有的是好问题,但偏、伪、浅的无效提问也同样存在,而它们都不是真问题。学生真实的问题并不等于教学的真问题。换言之,教学的真问题必须是面向语文学科的,具有教学价值是其基本要素。因此,教者要懂行、识货,要有问题识别意识,不能给个棒槌就当针,被学生杂乱无章的问题泡沫包围,不知取舍。

二、以问题链建学习任务群

学生提出的问题出现偏、伪、浅、假等质量不高的情况该怎么办?事实上,高质量的问题并非可遇而不可求。我的做法之一是,逼问。具体有以下要求:所提问题一定要是自己阅读思考后产生的,而不是资料或网页上的;问题的表述一定是自己的语言表达。提问本身也是在促使学生自主地去阅读、思考。如果学生所提问题偏离了语文学科的本位,首先要反思失误是不是在教师身上,如有没有对其加以一定的指导、是否规定了问题的学科属性等等。

那么,什么是有效提问产生出的真问题?怎样把学生的真问题和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如何利用学生问题链条来组建呈阶梯的螺旋上升的学习任务群,以搭构课堂的四梁八柱?现就我个人的教学实践,一一举例加以说明。

例1:我上《湖心亭看雪,学生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

本文作者是在什么情况下写下这篇文章的?

写作本文时,明王朝已经灭亡,为什么作者仍使用明代的纪年?

作者为什么选择在晚上看雪?

将“独”字去掉可否?

为什么要用“痕”“点”“芥”“粒”,而不用常用的量词?

“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可不可以换成“一痕长堤”“一点湖心亭”“一芥余舟”“两三粒舟中人”呢?

作者为什么没有写在湖心亭看雪呢?

当“余”看到亭上两人时,是否如他们见“余”一样欣喜?

作者为何不愿和“金陵人”一起赏雪呢?

作者为什么喝了三杯酒就与“金陵人”道别了呢?

为什么作者不和“金陵人”一起,随聊着天赏着雪景慢慢喝呢?

作者明明是去湖心亭看雪,为什么不在饮酒之后与“金陵人”一同看雪?

作者为什么要特别写出两人“是金陵人”?

题目是“湖心亭看雪”,但是,到了湖心亭上,张岱却再没看过一眼雪。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作者偶遇“金陵人”,是真实的,还是想象的?

既然题目是“湖心亭看雪”,为什么作者在人物方面用功?

作者从“独往”到“到亭上”的心情变化是怎样的?

作者去湖心亭看雪是在明灭之前,而写这篇小品是在明灭之后。看雪的初心与写作时的心境之间是否有冲突?为什么?

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情感与其生平经历有何关联?

题目注释说:“明亡后不仕”,张岱为什么不仕呢?

……

我选择学生提出的这些问题,组建了如下学习任务群——见自己:看“独往”;见天地:“看雪”之“看”与“被看”;见众生:“亭上”之“看”与“被看”;最后是拓展。我从“看”字入手,以“看”字构课,厘清“看”与“被看”的关系,旨在帮学生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有趣的是,上课时间因事推迟。但之前该班语文老师将学生的提问反馈过来了,我也已经把在此基础上做的课件发过去了。这位老师留言说:“我在另一个班先试着讲了讲。我讲的时候感觉课堂基本还能推动,学生挺有兴趣。有些学生提的问题我也理解得不是很透,说是试讲不如说是跟学生讨论了一节课,而且没讲完。我和学生都有疑问,想着听您讲完再跟学生讲讲。”我留言说:“我去上,也不是给学生送答案,我也说不上有什么答案,如果说有,也只是个人之见。学生可以不认同。你这样试讲很有意思。有时候教师心中没有答案,跟学生一起讨论,这反而是美丽的课堂风景。”

例2:我上《木兰,选择学生提的这些问题:

为什么父亲年龄大了,“军帖”上还有父亲的名字呢?

木兰明明有所思、有所忆,为什么作者却说她“无所思”、“无所忆”呢?

木兰叹息的又是什么呢?她有什么心事?

木兰为什么没有劝全家逃走,而是自己选择替父从军?

不断强调木兰在行军路上“不闻爷娘唤女声”的思亲之情,这样写会有损木兰的英雄形象吗?

作者为什么要用这样一个比喻句结束全诗?

作者为什么把木兰比作兔子,而不是别的动物?

第四段的内容是很重要的,为什么不详写呢?

木兰从军,她后悔过么?

“木兰”的故事到底是真是假?

历史上到底有没有“木兰”这个人物?

木兰为何“不用尚书郎”呢?

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是欺君之罪,那么最后她换上女儿装,公然站在火伴面前,不怕被揭发吗?知情不报,也会被判罪,木兰很信任他们吗?

木兰是主动辞官,还是被动辞官?

“火伴”们真的都没有发现木兰是女生吗?

……

我根据这些问题组建了如下学习任务群:一个女儿情态的木兰;一个英雄气概的木兰;一个文学性质的木兰;一个众美齐集的木兰。整堂课下来,教学效果还算满意。汲安庆教授为本课撰写了点评,收在其《中学语文名师教例评析》一书中。其实,我也舍弃了很多问题。如:为什么是木兰替父从军而不是木兰的姐姐?“火伴”们为什么会跟木兰一起回家?在古代女子是要裹小脚的,那怎么上战场呢?木兰征战多年,难道就真的不会出一点意外而战死吗?木兰怎么解决洗澡的问题?凡此种种,可谓五花八门,这样的问题是完全可以引导学生课下自主解决的,不必占用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

很多学生还问到了关于虚构的问题,如:“木兰”的故事是真是假?历史上到底有没有“木兰”这个人物?这其实是典型的非语文性的问题,但却触发了我对文本的再认识,为此,我把它转化为了一个关于写实和虚构的语文性的问题,并单设了一个环节——“一个文学性质的木兰”,把讨论引向了深入。这源于学生的阅读疑惑,学生推着我往前走。。

例3:我上《我的早年生活》,选择了下面这些学生的问题:

主考官们怎么会有“偏爱”的科目呢?

“我进入哈罗公学的入学考试是极其严格的”,“我”拉丁文一道题也不会,为什么能进入哈罗公学?

丘吉尔是怎样认识和对待自己在哈罗公学的处境的?

难道英语就不是一门“辉煌”的学科?作者为什么会认为自己最不喜欢的学科是“辉煌”的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如果丘吉尔没有抽到“新西兰”,是不是就通不过征兵考试了呢?

为什么说“我开始了军旅生涯……是由于我收集玩具锡兵的结果”?

父亲要花“20分钟”研究阵容?需要那么长时间吗?

结尾一句怎么理解?

“每个人都是昆虫,但我确信,我是一个萤火虫。”这句话怎么理解?

……

根据这些问题,我在主体环节组建了这样一个学习任务群:矛盾一:“我”与考试——所考非所爱;矛盾二:入学考试——拉丁文考试得零分,却被哈罗公学录取;矛盾三:学习英语——尴尬的处境中,获得了更多的优势;矛盾四:征兵考试——全校最后一名,却成功地通过了征兵考试;矛盾五:开始军旅生涯——父亲想让我当律师,我想统领一支部队;矛盾六:谦逊与骄傲——“我是一个萤火虫”。

于是,我按照这六处“矛盾”逐一展开教学,拢纲撒网。这六处“矛盾”都紧扣丘吉尔自述的人生经历,透过它们,我们可以进一步挖掘人物的性格与思想,窥察其心灵。每一处“矛盾”的呈现,都是人物精神被解读的过程,更是通过语言形式进行的思维训练。在引领学生剖析六处“矛盾”的过程中,一个乐观自信、自强不息、发展个性、目标明确、谦逊骄傲的丘吉尔形象逐步丰满地矗立在学生面前,同时,丘吉尔充满诙谐幽默、调侃自嘲的语言风格自然也随之深深印在了学生心中。

三、在保守课型的基础上,尝试开放课型

我认为,基于学生问题的课型有两种:“保守型”和“开放型”。如果说前举几例为保守课型的话,下面的例子则是开放课型。

例:我上《威尼斯商人》,学生在课堂上现场提出了如下问题:

“尼莉莎扮律师书记上。”假扮,应该是违法的吧?“鲍西娅扮律师上。”这应该也是违法的吧?

培拉里奥的来信,是真的吗?

编者为什么要节选这一场呢?

夏洛克为什么没有请律师?

从活人身上割一磅肉,这样的契约为什么会被法律允许呢?

为什么还要打官司?直接履行契约不可以吗?

夏洛克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为什么他们都不待见犹太人?如此仇视犹太人?

夏洛克就没有亲人吗?为什么没有人帮他?

夏洛克为什么不要十倍的赔偿,非要安东尼奥的一磅肉?

……

不同于课前做调研问卷的保守课型,《威尼斯商人》一课则是让学生当堂提问。这就意味着,教师在课堂上要现场备课,这种形式,我将其称为“开放型”课堂。在这样的课堂上,当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应及时抓住有价值的问题,厘清问题链,并迅速拿出引导方法和路径,等等。显然,这种课型不失为提升自身教学素养的有益途径,它特别适合于教师借班上公开课的情况下使用。——其实也不难。开放型的课更要充分备课,我们有了设计思路和教学步骤,把学生问题嵌入相应的教学环节中,不就行了吗?需要注意的是,“开放型”的课型,也还是有一定的预设的。比如,我对本课的预设为:课文再审读;案件再审理。此外,本课我还有一个意外的惊喜的发现:关于环节之间的过渡,不管教师怎样精心地设计,都不如用学生提的问题进行过渡来的最自然、自如、无痕。

后来,综合这两种课型,我总结为这样几步:

自学:自读课文,提出自己的问题,并写下来。

共学:1、组内交流:小组整理出问题清单,选出高价值问题三个。

2、班内交流:每组把三个问题写在黑板上。然后共同解答。

再学:出示老师的问题清单,讨论解答。

四、问题式学习的课堂要让学生站C位

所谓C位,即Carry或Center,核心位置的意思。这也不是什么新理念,我们要从实践方面多想想如何落实的问题。

去年我在某次讲座中举了前面屈云川老师《背影》课这个例子,我们导师团队的王老师提出了不同意见,其中提到:一堂课讨论这10个问题,大多,应该以问题6等几个问题为主。我不大认同。一方面,回到屈老师的课堂,除了对王老师确定的重点问题的重点讨论,其余问题也都在课上完成了,并没有出现时间紧张的现象。另一方面,按照王老师的说法做,如果我是学生,哦,那几个问题是老师需要的,就算我们没问到,老师也会这样讲,我们提出的其它大部分疑惑老师不需要就回避了。——其实对学生来说,只要是真正的疑惑有质量的问题就是教学的真问题,在学生的心里都是等值的,不存在主次之别,具有同样的高教学价值。如果以教师需要只取少量几个学生问题,实质上这还是教师主讲的课堂,所谓问题式学习的问题反而不过是个幌子。我给王老师留言:问题式学习的课堂应该以教师为中心,还是以学生为中心?答: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我说:我更想向学生那一头倾斜。

我认为,基于学生问题的课型,应该以学生问题为导向,以学生所提问题为主,以教师预设问题为辅——学生提出的问题,都是积极思考的表现,原则上,不仅是高价值问题,对理解课文没有帮助的问题,或思维水平不高的问题,如果课堂时间允许,教师也要充分尊重,给予应有的关注。出现了偏、伪、浅、假等质量不高的问题,可鼓励学生课下通过查资料、与同学交流、请教老师等方式去探究,不要让学生感到提出这样的问题没有意义,打消学生提问的积极性。所以,我不认同王老师的只按我所需。换言之,要建构问题式学习的课堂,要让学生站“C位”,做课堂的主人。

总之,基于学生问题的课型,是着眼于学生的自我发展、素养提升的。特别是开放型的课型,并束缚不了优秀教师的手脚,相反,它为教师自主开发课程提供了无限的可能。开放型的课型,难度和阻力可想而知,这对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课堂驾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要有更深厚的功力——你不知道学生的脑子里会冒出什么样的问题来,而这些问题你无论如何也不会是全部预设到的,如何在极为有限的时空里当机立断,机智地组织学生活动,相机点拨指导,没有足够的学识、智慧、耐心和艺术,没有更充分的备课是不行的。

问题由学生来发现,并且问题的解决也由学生来探索,这是我理想的课堂教学境界之一——让学生适应从原来主要依赖老师解决问题的学习,走向首先能自己构建问题,再想办法解决问题的完整链条学习。我的课各不相同,我喜欢尝试,因而这种“问题式学习”的教学模式并不经常使用,而只是我所探索的课型之一。

注:

①李明哲:《建构基于问题生成的“元学习”课堂模型》,《读写月报(语文教育)》,2017年第4期,第7—15页。

②李明哲:《“看”与“被看”之间——<湖心亭看雪>教学实录》,《读写月报(语文教育)》,2017年第12期,第31—40页。

③李明哲:《敲开语文的果壳》,福建教育出版社,2018年,第97—115页。

④汲安庆:《中学语文名师教例评析》,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第49—64页。

⑤李明哲:《品味语言:从“矛盾”入手——以<我的早年生活>为例》,《教育研究与评论·课堂观察》,2016年第3期,第57—63页。

⑥李明哲:《经典文本的去经典化教学——<威尼斯商人>教学实录》,《语文教学通讯》,2018年第9(B)期,第36—40页。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18607053@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iantianhr.com/703.html